归档时间:2021-05-24
精准施策搭平台,后续帮扶奔小康
来源: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   2019-09-30 16:18
浏览量:1 | | | |

“十三五”期间,省下达我市易地搬迁任务2449人,截止目前共完成658户、2449人,实现了房屋建成率、入住率、拆旧复垦率、资金承接率四个100%。为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岳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统筹谋划好公共服务、产业帮扶、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降低生活成本等配套工程,为搬迁户后续发展增强了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多途径增收入

我们始终坚持搬迁只是一个手段,真正脱贫才是关键。结合搬迁户老、弱、病、残等实际情况,分门别类,通过产业、就业、创业增强其造血功能,真正做到“安居、乐业”。

1、入股分红。依托我市兆邦陶瓷、金叶复合肥、海螺水泥以及钓具、竹木家具、茶叶等省级龙头企业,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注入企业,确保搬迁户每人每年保底收益率为8%的分红扶助,扶持年限定为5年(2019年-2023年)。扶持年满后,市产业扶贫联席办根据相关政策,结合产业发展和脱贫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或巩固现有产业。

2、安排就业。我们始终将就业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广泛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每年为安置小区组织举办两场以上的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推荐就业。对部分妇女劳动力,衔接安排家政、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岗位;另一方面指导安置小区成立就业服务中心,依托我市异地商会,对接长沙、广州、郑州、上海等企业,积极组织有意愿的劳动力劳务输出就业;三是与周边龙头企业及武汉龙之尚品渔具、渔我同乐渔具等爱心企业,对接安排就业岗位。目前已达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3、自主创业。一方面依托我市浮标、楠竹、茶叶等优势产业,引导搬迁户就近就业或带动其自主择业。将安置点所属门面统一租赁给浮标钓具企业,同时在安置点建成300多平米钓具厂房,用于加工、销售、网点经营,搬迁户既享受租赁收入,又可以安排部分残疾等特殊群体就业。鼓励有能力的搬迁户自主创业。对在本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领取营业执照后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搬迁户,给予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倾斜。同时组织一部分有技能、有文化的搬迁户开展家庭式创业,从事农产品、手工艺品的制作和经营,并协调开拓网上销售渠道;

4、技能培训。建成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为搬迁户就业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人用工要求,由搬迁户自主选择电工、焊工、挖机驾驶、汽修、茶艺、浮标制作等技能进行培训。截止目前,报名参加培训的有:浮标制作164人、电工3人、焊工5人、驾驶19人、汽修1人。

二、多办法降成本

我们的搬迁户都来自农村、偏远山区等地,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了几十年,为消除他们对城里“高消费”的担心,我们多种办法降低生活成本,确保搬迁户“安置、安心”。

我们在2018年安置小区屋顶建设400KV屋顶光伏发电,年收益30万元,主要用于小区生活成本补贴。一是优惠用电。新装用户免收安装费,低保户和残疾户按政策执行,即安置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用电每月每户免费10千瓦时;二是优惠用水。入住安置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入户管网安装费供水管网建设费按600元/户收取,免收其他服务费。按城市低保政策标准同等享受每月每户免收6立方米水费;三是优惠用气。我市华润燃气公司对安置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每户负责赠送燃气灶一台,属低保户的,每户每月负责赠送4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四是优惠收视费用。除前端及干线费用外,免收终端安装费用。免收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五是物业优惠。入住安置小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2020年前全部免收物业管理费用,2020年后,对低保户免收物业管理费用;五是菜蓝子工程。考虑搬迁户农村耕作习惯,在安置点周边安排10多亩空地,分配给搬迁户用于种植蔬菜,自补自给;六是免费办理公交卡。设置安置小区公交站点和适当增加公交班次,为搬迁困难群众办理免费公交卡,满足其交通需求。

三、多措施强保障

集中安置群众来自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文化、生活习惯、性格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为消除隔阂,建设和谐、文明小区,我们从基础设施到服务管理精准发力,真正做到“安全、安稳”。

1、加强居民教育。一方面组织搬迁户集中学习交流,引导小区群众正在处理好邻里关系,树立文明的社会公德;另一方面组织结对帮扶干部上门一对一做工作,号召和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来赢得幸福新生活。

2、优化人居环境。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植树造绿,确保安置小区内绿地、绿化指数达标;建立安置小区环境保洁队伍,协助物业搞好小区环境卫生; 健全管理服务中心,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工作经费,用于小区行政管理、物业、治安、户籍等工作。

3、提升社会保障。一是医疗保障。设立安置小区医务室,选派有资质、临床经验丰富的执业助理医师坐诊,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确保就近就医;二是教育保障。对适龄子女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幼儿在小区附近就近入园,义务阶段教育就学在小区周边四小、三中统筹安排学位,确保贫困生有书读,读好书;三是安全保障。成立安置小区警务室,选派优秀民警担任警长,配备一至两名协警,设立警务室24小时报警电话,建设“天网工程”,建立小区调解委员会,落实治安联防联近期机制。确保贫困户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安有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