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11-08-24 00:00 浏览次数: 1
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岳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岳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加快建设“五市一极”, 努力实现民本岳阳新跨越
      实现民本岳阳新跨越,必须立足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学分析并主动适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努力加快发展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节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强势推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2010年达到153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7亿元,年均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52亿元,年均增长32.4%;财政总收入达到139.6亿元,年均增长27.5%。岳阳被国家统计局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60个城市发展代表之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县域经济总量超过9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提高到58.7%,汨罗、华容和岳阳县进入全省经济强县,临湘和湘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

      ――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园区工业发展加快,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0:46.4:33.6调整为14:54.2:31.8,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751.5亿元,占GDP比重接近50%,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25.5%。建立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晋升国家级,炼化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岳纸40万吨竣工投产。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0万吨左右,水产品总量保持全省第一。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加快融合。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7.5%。
      ――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改善。交通,城陵矶(松阳湖)新港一期工程、武广客运专线岳阳段建成运营, 荆岳长江大桥竣工通车,随岳、岳长、岳常、通平、石华、临岳6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新改建农村公路11213公里,所有乡镇和88.6%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城建,岳阳楼新景区、沿湖风光带、环南湖旅游走廊、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建成区面积新增267平方公里,达到410.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8.1%。能源,小墨山核电进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华能三期第一台机组建成投产,电网建设与改造得到加强,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265万千瓦。水利,突出洞庭湖区重点堤垸堤防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5.6万处,加固堤防310公里,整治大小水库530座,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通讯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生态环保完成阶段性目标。以长株潭“两型社会”滨湖示范区改革建设引领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突出加强洞庭湖流域、环南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102家造纸企业整治任务和57个湘江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建成10个污水处理厂,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家,单位GDP能耗下降2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6%,森林覆盖率达到36.6%。岳阳被各国驻华大使馆联合授予“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性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完成94家,成品油税费改革全面完成,城区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机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释放。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加强与6个国际友好城市(日本沼津市、赤平市,美国泰特斯威尔市,加拿大卡斯尔加市,保加利亚旧扎果腊市,澳大利亚科克本市)交往,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积极成效。城陵矶口岸开通海轮航道和“五定”(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班轮航线,城陵矶港成为海港,对台直航达成协议;新增上市公司6家,3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20家,引进内资项目1452个,到位资金615.7亿元;利用外资5.6亿美元。
      ――社会建设实现整体性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26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2.3%。在全国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零距离、药品零利润、医患零纠纷”;在全省率先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率先实现乡乡有敬老院目标,率先在农村实施大面积危房改造,率先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超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改扩建175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养老保险扩展到农村,21.3万农村老人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增城镇就业25.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新建、改建和筹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165万平方米,洞庭湖区无房渔民全部上岸定居。移民后期扶持23万人,解决10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312元、5988元,年均分别增长9.8%和11%。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77所,“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覆盖率100%,高中教育进入普及期,职业教育跃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新建4319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每年免费送戏下乡900多场、电影下乡3.5万多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五创
表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指     标
“十一五”规划
目标
2010
完成
经济总量和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10年
1100
1539.4
年均增长%
11.5
1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五年累计
1400
2352
年均增长%
15.5
3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010年
403
507
年均增长%
12.5
18.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010年
15
10.2
年均增长%
20
12.4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五年累计
4.4
5.6
年均增长%
17
28.4
经济结构和效益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
14.5:53.7:31.8
14:54.2:31.8
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3.6
12.5
2010年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
60
57.5
财政总收入(亿元)
2010年
80
139.6
年均增长%
16
27.5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6
5.4
2010年全市总人口(万人)
539
560
城镇化率(%)
48
48.1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
0.8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90
90
2010年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
4.5以下
4.3
201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0
85
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 
8.5
13.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年均增长%
8.4
9.8
2010年
16430
17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年均增长%
7
11
2010年
5080
5988
资源和生态环境
万元GDP能耗下降(%)
20以上
21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天) 
292
33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
55dB
54dB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60
7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0
85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5.5
6
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率(%)
95
9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5
39.8
全市森林覆盖率(%)
39
36.6
      “十二五”面临的 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岳阳实现更高层次转型升级、更大范围做大做强,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发展机遇。从大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世界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球需求结构变动明显,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绿色发展蓬勃兴起,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社会发展动力充足,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将有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从我市看,“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加快发展,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全面增强。同时,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两型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都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崛起提供良好机遇。
      ――主要挑战。从外部看,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还具有较多不确定性,贸易保护、贸易摩擦和区域竞争可能不断升级。从内部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产业结构质态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偏低,经济发展的转型压力突出;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使资源环境面临严峻考验,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趋紧,进一步挤占发展空间;城乡一体化发展较慢,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突出“四化”带动和“两型”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市、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现代旅游热市、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打造湖南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实现“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富民强市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基本要求是:
      ――坚持跨越发展。以加快发展为前提,坚持不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促进科学跨越奠定坚实基础。依靠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坚持特色发展。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作为增强经济素质、提高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不懈地提升、放大特色,差别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实现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转型发展。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贯穿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和谐发展。把富民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促进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持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与公共投入均等化,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相衔接,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总量达到3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500亿元;居民消费率达到49%,财政总收入到2015年达到300亿元。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5:36左右。工业带动能力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服务业发展更具活力,年均增长13.6%;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2%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两型建设迈出新步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示范区改革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79万亩,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削减9.22%、9.85%、11.34%和17.99%,森林蓄积量达到182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
表2  “十二五”规划 主要指标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0
2015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539.4
3000
�11
预期性
2
居民消费率(%)
45
49
 
预期性
3
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352]
[6500]
�18
预期性
4
财政总收入(亿元)
139.6
300
16.5
预期性
5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751.5
1500
�12
预期性
6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31.8
36
 
预期性
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0.2
20
14.4
预期性
8
城镇化率(%)
48.1
55
 
预期性
教育科技
9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1.5
92
 
约束性
1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2.5
�25
 
预期性
11
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
57.5
�62
 
预期性
12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0.8
2
 
预期性
13
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件/万人)
1.1
�2.5
 
预期性
资源环境
14
耕地保有量(万亩)
480.8
479
 
约束性
15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1447
1820
 
约束性
16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率(%)
[8.31]
[9.22]
 
约束性
17
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
   [6.36]
 
约束性
18
氨氮排放量削减率(%)
[]
[11.34]
 
约束性
19
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率(%)
[]
[17.99]
 
约束性
20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21]
[17]
 
约束性
民生改善
21
人口总数(万人)
560
575
 
约束性
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9.8
 
�11
预期性
23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1
 
�11
预期性
24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4.5
 
预期性
25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万人)
[25.4]
[20]
 
预期性
26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40.1
47.6
 
约束性
27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95
�95
 
约束性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表示五年累计数。城乡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达到34000元、12000元左右;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养老服务为主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经过全市人民五年努力工作,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区域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第二章  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大市
      以项目建设、技术改造、管理创新为抓手,着力实施“千百十”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形成石油化工、食品加工2个产值过千亿元产业,10个产值过百亿元园区,7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到2015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第一节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石油化工。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以化工新材料为特色,以煤化工为补充,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工程、非乙烯化工改扩建工程和中石化催化剂新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工业催化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环保溶剂、芳烃、炼厂气体、固体副产物等产业链,加快发展高分子材料、工业催化剂材料。整合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云溪工业园和儒溪化工农药工业园,建设千亿产业园区。到2015年,原油总加工能力1500万吨,争取达到2000万吨,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将岳阳建设成为国家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国内最强的非乙烯精细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的沥青生产基地和石化产品集散基地。
      ――食品加工。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和骨干龙头企业,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高农产品精细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以知名品牌为纽带,在支持市内骨干企业兼并扩张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食品加工先进企业,大力整合产业存量资源,形成大品牌、大企业、大产业,促进食品加工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和高端化。到2015年,食品加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
      ――机械制造。大力发展电磁装备、传统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制造产业,积极培育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和船舶制造产业。支持湘阴、平江等地对接长沙轻工、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产业,建设配套基地。到2015年,机械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660亿元。
      ――造纸印刷。通过生产扩能、技术改造和林纸一体化,促进造纸企业拉长产业链,向纸制品深加工延伸。建设50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进一步提高岳阳纸业生产能力。规范建设君山省级印刷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制浆能力达到100万吨,造纸能力达到220万吨,造纸印刷产业总产值达到290亿元。
      ――纺织。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加快改造,扩能达产,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染整能力;整合棉花、苎麻等纺织资源,大力发展高支纱和高档生态苎麻面料,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集纺织、印染、服装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引导纺织产业向华容集聚。到2015年,棉麻纺锭达到150万锭以上,纺织产业总产值达到460亿元。
      ――建材。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推进传统建材规模化、新型建材绿色化、特种建材高端化。引导建材产业适度向湘阴、临湘和岳阳县集中。到2015年,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570亿元。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招商力度与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兴骨干企业,加快高新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再生资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
      ――再生资源。加强废纸制浆、垃圾发电、化工“三废”回收转化等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加快建设汨罗国家“城市矿产”试点示范基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和自身特色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以加工经济与物流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到2015年,再生资源产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
      ――电子信息。以光伏光电、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电子元器件等为基础,加快技术开发,规模化生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数字化太阳能热水器、新型平板液晶显示器、嵌入式软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汽车电子系统等产品和成套设备,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规模。建设好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湘阴、汨罗和华容4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380亿元。
 

专栏1
汨罗“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
国家首批入选“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2010年首批选择了7家区域性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分别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安徽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湖南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四川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宁波金田产业园、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汨罗“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废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废钢铁再生资源利用、废塑料橡胶资源化利用、废旧家电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资源回收网络建设以及产业链、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总投资81.69亿元,实施期为2010-2015年。目前,中央财政已给予资金补助2.79亿元。

 
 
 
 
 
 
 
 
 
 
 
 
      ――生物医药。努力发展以化学原料药为基础、生物制剂为突破口、中西药制剂为支撑、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天然药物深加工为补充的医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技术升级新建工程、健朗药业原料药搬迁和注射剂生产线、福尔康卫材扩大生产规模等项目,引导医药企业逐步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华容工业园集聚。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突出发展中高端工程机械、高性能冶金电磁设备、数控装备、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主机和零部件。加快建设国家磁力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电磁产品设计与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优势,积极引进先进装备制造项目,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第三节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集约节约利用发展空间,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产业配套率,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专业园区建设。要明确工业园区产业方向、建设布局和开发时序,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园区与城区功能整合、空间协调、经济互动、设施共享,努力实现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努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全面提高园区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打造成岳阳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充分发挥通江达海、先行先试优势,突出发展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造纸、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岳阳乃至湖南加强与长三角联系、深化与东部沿海合作、加强与中原腹地经贸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设成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一个产业发展高地、临港生态新城。云溪工业园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优势,加强与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等大厂对接,延伸产业链,以发展精细化工和工业催化材料产业链为特色。各县、市、区要努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提高入园项目标准,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到2015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3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
      ――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坚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并重。加快产业整合,实现规模扩张,发展品牌影响大、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扶持发展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努力使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用现代工业理念建设现代农业,以规模化为基础,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新农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把岳阳建设成为国家商品粮棉油鱼猪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转化中心。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建设连片成带的种养殖区,奠定规模生产基础。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大户集中,突破规模生产瓶颈。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主体,探索激励措施,增强规模生产动力。全市培育1000个专业种养大户、500个专业合作组织,建设10个水稻、棉花、蔬菜、油菜、茶叶、楠竹等总面积300万亩的种植基地,5个大湖水产养殖基地,35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力争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占总农户数30%以上,农业规模生产面积覆盖50%以上农业区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屈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湘阴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汨罗、华容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个,示范面积15万亩。建设岳阳(麻塘)现代农业科技园。到201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320万吨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3.3%。
      ――提高农业加工转化水平。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重点建设湘阴调味品加工、平江豆制品加工、屈原肉制品加工、华容棉花加工、临湘竹制品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君山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度。围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动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之间形成紧密连接;加强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在粮食、饲料、油类、蔬菜、肉类、水产品、竹木加工领域各选择1-2个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统一商标名称,强化分工合作,集中帮扶,培育组建集购、销、加、储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集团。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以上,农产品原值与加工产值比调整到1:1.9。
      ――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市场流通、农技推广、信息等方面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直销配送,吸引大型超市与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直接采购基地,形成从基地到市场和销售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扶持发展50个重点农民营销合作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积极探索用林权、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农业订单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生物育种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引导建立专业化的农技服务专业户、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农机服务队、抗旱排渍服务队等新型农业科技推广社会服务组织,引导扶持农户应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广优良新品种、耕地保护性耕作、生态种植、健康养殖、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贮存保鲜加工等重大农业综合集成配套技术20项。健全完善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56万千瓦。
第二节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加快农民就业转移,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切实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
      ――提高家庭生产经营收入。拓展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建设景观农业、农家乐园、乡村旅游等农村新型产业园区,拓展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到2015年建设规模以上休闲农庄500家。认真落实以最低收购价为主的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幅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积极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推广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深入推进农村贫困人口“两项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到2015年,非农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70%左右。
      坚持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力度,促进城镇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设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家园。
      ――推进新农村建设。把改善农业物质技术条件、农民生活环境条件作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抓手,注重规划引导,加强综合整治,加快改善农村面貌。基本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投入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加快土地平整、机耕道路等建设,推进土壤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商品粮基地、新增粮食产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农田180万亩。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抓好君山、临湘、华容、岳阳县等17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山塘堰坝和田间排灌渠道建设,推进实施山丘区微集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切实维护好已有设施,提升旱涝保收高标准稳产农田比重。全面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适应农村人口转移趋势,合理调整村镇规划,逐步发展中心社区,引导散居农户适度集中。大力开展改水、改厕、改气、改厨和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行动,基本实现四旁绿化和庭院绿化;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建立户集、村收、乡运、分区域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和农村电网建设。到2015年,新建、改建通乡公路20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4000公里、通达工程2500公里,农村电网改造覆盖率达到100%,新增沼气用户6万户以上,解决150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破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赋予县级加快发展的更多自主权。大力支持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科学规划县域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县域工业和物流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特色工业小区,促进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深入推进“万企联村、共同发展”行动,激活县域各类创业资源。到2015年,力争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63%左右。
第四章  加快建设现代航运物流旺市
      依托武广高铁、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一类口岸优势,壮大航运物流龙头企业,提升物流设施水平,加快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和现代航运物流体系,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周转快捷、辐射面广的“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大发展”现代航运物流旺市新格局,把岳阳打造成为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到2015年,力争全市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30万标箱,货物年吞吐量达到1.5亿吨;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比“十一五”末下降2个百分点。
第一节  加强口岸建设
      挖掘整合口岸资源,建设大口岸,营造新环境,聚集多要素,带动现代航运物流产业大发展。
      ――水运口岸。突出城港陵矶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优势,统筹配置中小港口和货主专用码头,构筑全面开放的港口格局。以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集装箱中转运输枢纽港为目标,加强城陵矶新港区设施建设,推进城陵矶(松阳湖)二期工程建设,提高新港区集装箱年运输能力;以大宗散货、件杂货物运输为重点,推进城陵矶老港区改扩建,完善老港区功能,全面提高散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整合城陵矶华粮码头、道仁矶巴陵石化码头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停靠点资源,规划开辟长炼陆城油码头国家一类口岸停靠点,实现岳阳水运口岸“两港三点”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有效吸纳“三湘四水”和湘鄂赣毗邻地区货源,成为湖南西进东出、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公路口岸。加快建设海关监管专用仓库和公路口岸联检大楼等口岸配套设施,开通岳阳至香港、澳门快递业务和集装箱汽车运输海关监管直通车。配套发展多式联运,促进港口运输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无缝对接。
      ― ―航空口岸。与规划建设中的岳阳机场同步建设航空口岸。
第二节  提高通关效率
      争取国家级保税港区获批并开工建设,努力开辟口岸新航线,推进城陵矶口岸外贸集装箱运输“五定”始发班轮运营和对台直航常态化。继续抓好“大通关”建设,协调海关、商务、交通、海事、银行和保险等部门单位,减少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使口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转高效、顺畅,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努力使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提货及发货时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力推进口岸与腹地联运,努力开展跨区域口岸通关合作,建立重庆、武汉、长沙、上海四关联合监管模式,实现川江集装箱在城陵矶新港中转换装。加强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集海关、检验检疫、铁路等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电子网络数据交换平台和航运、物流信息处理系统与信息网站,扩大信息来源与信息服务范围。
第三节  建好物流市场
      ――物流中心。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延伸物流产业链,建设集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和商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设原油及成品油储存中转基地和化工产品仓储基地、城陵矶地区大宗散货配送物流中心、城陵矶粮油原料及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基地;改造提升太阳桥商贸物流中心、枫桥湖商贸物流中心、泰和批发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南批发交易大市场,加快建设金凤桥烟草综合物流园,规划建设汽车贸易大市场、金凤桥商贸物流中心。
      ――商贸市场。合理调整城区专业市场布局,大力推进专业市场提升整合。搬迁巴陵大桥集贸市场,提质改造重点农贸市场,建设东茅岭地下商贸城、天伦金三角商贸城;加快商贸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发展连锁超市、便民店、专营店、专卖店等多种商业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业集团来岳阳兴办大型超市、连锁商业和大型购物中心。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村商业网点配送率,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
      ――特色市场。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临湘、华容、平江重点建设省际边贸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汨罗废旧物资交易市场。
第四节  壮大物流企业
      按照引进、剥离、转型和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企业。支持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邮政等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整合盘活现有物流资源,延伸服务领域,组建现代物流集团。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分离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专业物流企业,逐步实现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吸引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来岳阳建立基地和营运中心,带动中小物流企业提升能级,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第五章  加快建设现代旅游热市
      立足岳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推进资源整合,强化产业基础,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岳阳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由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00亿元。
第一节  推进旅游资源整合
      优化旅游产业开发格局,深度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知名旅游开发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以多种方式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提升环湖旅游。以楼岛湖为核心,整合东洞庭湖湿地、君山野生荷花世界等旅游资源,联合申报洞庭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城市南延战略,重点建设南湖湖滨地区五星级度假酒店、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洞庭湖游艇俱乐部等大型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打造具有洞庭湖环湖特色的高档次、高品质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好岳阳楼历史文化旅游区,重点开发岳阳楼景区、君山岛景区、岳州文庙、慈氏塔、鲁肃墓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依托岳阳楼、君山岛、团湖、南湖等景点景区,建设濠河大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开发生态休闲涉水旅游产品,规划亲水旅游线路,开通君山岛―岳阳楼―三江口观光游轮,完善东洞庭湖湿地观鸟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一年四季适宜旅游的格局。
      ――拓展沿江(湘江、汨罗江)旅游。深入挖掘屈原、杜甫、左宗棠、郭嵩焘等历史名人和任弼时、彭德怀等开国元勋资源,丰富屈子祠、左宗棠故居、湘阴文庙、岳州窑遗址、任弼时纪念馆、杜甫墓、平江起义旧址等景点历史文化内涵,加快建设汨罗屈子文化园。整合湘阴顺天洋沙湖度假村、青山岛、汨罗八景洞、平江盘石洲度假区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大型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开发农家乐、亲水泛舟等旅游产品,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市民假日休闲旅游。
      ――开发名山民俗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整合大云山、幕阜山、福寿山、五尖山、桃花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石牛寨省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山地度假、森林旅游、峡谷漂流、攀岩探险等旅游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推广星级旅游景区(点)示范标准,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张谷英古建筑群、临湘龙窖山千家峒瑶民祖居地、陆城古镇等景点景区开发建设,挖掘巴陵戏、洞庭渔歌、九龙舞、平江花灯戏、长乐故事会、岳阳花鼓戏等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岳阳民俗风情旅游品牌。
第二节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旅游业经营服务水平。
      ――完善旅游交通。加快建设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与重点旅游景区(点)的连接通道,推进重点旅游景区(点)和旅游线路相互衔接;开通连接城市与重点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巴士,实现城市公交服务网络与周边主要旅游景区(点)的连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加快自驾车户外营地建设。
      ――丰富餐饮住宿。建设旅游美食一条街、烧烤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等,加快发展以洞庭全鱼席、大闸蟹、烧烤等湖鲜风味为主的地方餐饮,积极引进国内外特色餐饮名店,丰富健康餐饮文化,打造“吃在岳阳”美食品牌。优化旅游饭店结构和布局,建设涉外旅游五星级宾馆,鼓励发展经济型连锁酒店和家庭旅馆,支持发展汽车旅馆、青年旅舍等特色主题酒店。
      ――活跃娱乐购物。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策划建设一批人文景观和文化娱乐设施,鼓励和规范发展影视、歌厅、酒吧、茶艺等休闲娱乐业,集中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旅游综艺节目。加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沿湖三期建设,扩大购物一条街规模。
第三节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注重旅游策划。组建岳阳旅游策划智囊团,策划创意新、影响大的旅游营销活动;精心组织办好端午旅游文化节、东洞庭湖湿地国际观鸟节、君山爱情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加强与知名媒体合作,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扩大岳阳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化区域合作。对接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珠三角、长三角旅游市场,将岳阳旅游景区(点)纳入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加强与有关国际旅游组织合作,巩固日本、韩国市场,拓展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湾市场,形成多元化境外市场格局。
第六章  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按照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原则,完善城镇规划,加快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管理,不断提升城镇文明水平,把岳阳建设成为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15万,城镇化率达到55%。
第一节  完善城镇规划
      按照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四位一体”总框架的思路,统筹规划城乡各种要素和资源,形成覆盖全域、分工明确、梯度有序、特色分明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近期建设规划、专业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突出抓好国、省道两侧土地控详规划编制,做好农村房屋设计,努力建设秀美家园。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和县城、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放边界,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第二节  加快城镇建设
      ――中心城区。继续坚持“东扩、西连、南延、北靠、中提”发展战略。重点以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东站区和城陵矶港区建设推动城市东扩北移,把城市东北片区建设成大工业区和物流区;加快洞庭湖风光带三期工程建设,推动“退二进三”,按照保护历史、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建设洞庭新城,以君山生态新区建设,推进跨湖发展,把城市西北片区建设成大旅游区;把中心片区建设成大商务区;把城市东南片区建设成大学区;向南发展,把赶山以南片区建设成居家休闲新城区。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抓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和环城道路建设,拉伸城市骨架;拉通青年东路、德胜北路、金凤桥路等30多条主次干道,规划建设花板桥、皇姑塘等立交桥。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新建马壕、湖滨等污水处理厂和文桥、新开、君山黄金3座垃圾处理场,完善垃圾储运网络,加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建设。推进公交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云溪区和君山区、连接主要大厂的城市公交网络;搞好地下停车场和过街人行通道建设,重点路段实施人车分流。统筹城市管网建设。对城市地下管网加强规划管理,禁止管网权属单位随意开挖;建立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加快城区供水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公益设施。对新城区学校、医院、商场等公益设施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推动城区水系规划、治理、开发和适度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南湖城市规划设计并强制实施;抓好城市道路绿化、机关单位庭院绿化,新建大桥河、珍珠山、架子山、天灯咀和龙山等5个城市公园。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城区绿化率达到42%以上。
      ――县城和小城镇。把县城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支点,强化小城镇的集聚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市区引领区域发展、县城支撑县域经济、小城镇聚集经济要素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周边7个小城镇和市域周边33个小城镇,引导发展园区型、边贸型、旅游型、休闲度假型特色城镇,增强县城和中心镇产业承载功能。到2015年,争取将汨罗建设成25-30万人口城市,将湘阴、平江县城建设成20万人口城市,将临湘和华容、岳阳县城建设成15万左右人口城市。
第三节  加强城镇管理
      按照同城同管、权责统一和监督有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城镇综合管理,规范城镇秩序,提高城镇活力。加强规划管理。以规划引导建设,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严格禁止违规建设,确保规划全面顺利实施。加强综合管理。中心城区(岳阳楼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湖风景区)在园林绿化、路灯照明和市政设施等公益性管理方面,实行建管分离,统一维护;在户外广告、道路破占和土石方调配等经营性管理方面,实行“同城合一”,统一审批,统一执法。探索建立集社区管理、环境卫生、治安防控、应急处置等于一体的城镇综合管理平台,将“12319”城管服务热线建设成市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城市管理方面的投诉、举报、咨询和建议等。建立制约有力的城市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将中心城区负有城市管理责任的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纳入考评范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增强监督考核的社会参与度和认可度。通过建立健全城镇管理机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州,促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和长效化,让城镇居民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绿色引领、低碳发展理念,注重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淘汰一批规模较小、工艺落后、能耗过大的企业和装置。抓好电力、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工作。实施强制性能耗物耗标准,严格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引导和鼓励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加快推进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明显降低水耗和物耗,明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逐步推进公共建筑物节能技术改造。增强公众节约资源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消费管理。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7%,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79万亩。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坚持环境优先原则,大力推进“清水蓝天”工程。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监管,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积极推进云溪河和松阳湖区域水环境治理,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切实加强铁山水库水资源保护;各县、市、区要加强主要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源安全。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洞庭湖湿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建设。全面完成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等营造林项目,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管护,重点建立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加快推进洞庭湖、黄盖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建设洞庭湖气候中心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到2015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1820万立方米。
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适度超前、优化布局、完善网络、保障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和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交通运输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岳阳“通江达海、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构筑大通道、疏通微循环,提高通达能力,推动形成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高效便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公路。完成随岳、岳常、岳长、通平、石华、临岳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平益高速公路,推进华容至汨罗、平江至岳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四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加快扩(新)建107国道临湘巴咀坳至湖滨公路,新建、续建国省干线公路887公里,形成“八纵七横”干线公路网。强化公路养护和管理,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全市新建、改建二级以上公路客货站场30个,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8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795公里。

      ――铁路。完成荆岳铁路、城陵矶至松阳湖铁路专用线建设,尽快启动岳长城际轨道、长平汨城际轨道和岳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岳九铁路、岳常铁路前期工作,着力构建“三纵三横”铁路网。到2015年,全市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48公里。
      ――水运。加强长江航道、湘江航道岳阳段整治,疏浚航道408公里,提高航道等级。加快推进鹿角、漕溪、虞公庙、推山咀、鸭栏、塔市驿码头和汨罗港等重点港口码头建设。
      ――机场。争取岳阳支线机场按4D规划、4C标准立项并开工建设。
第二节  水利安全保障体系
      以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和保障水资源供给为重点,加强水利枢纽、提引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设施的防渗处险,增强水利设施保安全、保供给能力。积极推进城陵矶洞庭湖综合枢纽、三峡影响后续处理工程、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继续加强洞庭湖区重点堤垸、蓄洪堤防加固工程及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搞好内湖整治改造,加快汨罗江、华容河、新墙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切实抓好重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统筹实施重点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区和中小型水库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确保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6县、市水厂提质和供水管网改造,完善重点集镇供水工程。
第三节  能源供给保障体系
      坚持节约优先、保障供给、优化结构的原则,合理利用传统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和输送通道。积极推进小墨山核电、华能岳阳二厂、福寿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批准建设。在风资源稳定可靠的场点加快建设风力发电厂,推进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发电。争取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和湖南电煤储备基地。完善提升现有输配电网体系,新建500KV湘汨变电站,新扩建220KV变电站12座、110KV变电站22座,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成品油管道建设,推进西气东输湘北地区燃气管道三线方案建设。到2015年,全市成品油管道达到550公里,天然气干支线达到490公里。
第四节  信息网络保障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的要求,加强新一代信息骨干网、信息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数字岳阳”。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按照“试点探索、典型示范、形成模式、逐步推广”的原则,加快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加强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优势骨干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推进社会发展信息化。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和部门办公应用系统,构建统一的覆盖全市各级政务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突出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智能化转型,扩大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规范网络行为,强化信息安全。到2015年,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综合指数达到0.7,各级政务部门电子政务覆盖率达到100%,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75%。
第八章  加强民生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和谐岳阳。
第一节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实施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有机组合科教、人才和文化资源,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岳阳发展新优势。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把建设创新型岳阳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突出科技创新主攻方向。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引导基金、产学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三大科技专项和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化工新材料技术、机电设备制造和再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等20个科技发展优先主题,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期内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0个,建设省级以上主管单位授牌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个,建立并运作好6个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制定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扶持措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到2015年,力争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达到2.5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努力构建现代化、开放式的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促进学校布局调整,收缩农村学校布点,扩大城镇学校规模,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争取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达到95%以上。调整普通高中布局。撤并小规模高中学校,发展特色高中和综合高中,普通高中学校控制在30所左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每个县、市、区办好1所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支持湖南理工学院创办硕士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创办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申办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岳阳电大创建全国示范性电大。着力加强品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加关注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切实搞好学校内部管理。到2015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比例大体相当,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发展、以用为本、高端引进、整体开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推动人才结构调整,建设人才强市。注重人才培养,抓好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政领导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以合作、聘用、兼职、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强化人才管理,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公开平等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加大人才投入,积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格局。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智力交流与合作。到2015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48万人。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文化强市。优先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市区图书馆、艺术馆、档案馆、博物馆、影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和文化广场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县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各县市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演艺惠民、农村电影放映和基层文化阵地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继续打造“岳州大舞台”、“社区万家乐”、“南湖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重引进和创作文化精品,弘扬高雅艺术,同时重视文化普惠,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报刊等传统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等主流新闻媒体的覆盖面,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提高先进文化传播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组建岳阳市文化演艺公司,保护与发掘地方传统剧目,集中打造体现巴陵特色的精品歌舞节目,繁荣演艺娱乐业;启动文博数字化改造工程,精心策划组织特色会展,提升文博会展业;组建岳阳广播电视集团,建设影视文化创意基地,丰富影视传媒业。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和谐与共的人际关系。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推进诚信岳阳建设。加大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省级文明县城6个,文明村镇覆盖面达到60%左右。
      ――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确保进入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模范市州”行列。“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市总人口控制在575万人以内。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需要,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加强和改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机构为骨干的养老服务体系。把岳阳职院老年实训护理中心改扩建成专业养老服务中心,在城区附近规划建设大型示范性养老基地。到2015年,全市专业养老服务床位达到2万张。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抓紧建设市体育中心、市体校综合训练馆、射击馆、水上训练基地和城乡社区体育设施,丰富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第二节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富民优先落实到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快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
      ――促进就业和优化收入分配。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加大公共财政对就业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者以及有一定技能和资金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中心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对特困群体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城市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清零。加强就业指导、失业控制、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落实国家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搭建农民创业增收平台。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功能,鼓励和引导先富群体以各种形式回报社会。“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分别达到34000元、12000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0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衔接和协调,稳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城镇无业居民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本实现失业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巩固“应保尽保”成果;加强低保与扶贫、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新农保等政策的衔接平衡,合理提高低保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大社会救济救助力度,建立灾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流浪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以及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推动福利服务社会化;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抓好殡葬改革,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增强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到2015年,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低保保障人数稳定在29万人左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采购配送、全部配备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抓好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市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东院)、市二人民医院科教大楼、市中医院科教综合楼建设,扩建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市康复医院,新建和改扩建平江、华容、汨罗人民医院和临湘、岳阳县中医院,抓好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室)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对各类医院的监管,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对职业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病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大力推进部省联动防治血吸虫病;规范和整顿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探索公共租赁房试点,认真实施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加快直管公房和棚户区改造,加大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投入,巩固扩大洞庭湖渔民解困成果。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重点建设满足居民改善性需求的普通商品住房,合理开发高档住房。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十二五”期间,新建筹建廉租房5万套,公共租赁房0.8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7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
 
 
 
专栏2
  “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
公共教育:1、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免住宿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3、适龄儿童特殊教育免费;4、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补助。
就业服务:1、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劳动仲裁;2、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增劳动力免费提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3、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
社会保障: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提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障;3、为城镇职工提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4、为城乡困难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服务;5、为孤残、五保户、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医疗卫生:1、提供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贫困人群白内障复明等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3、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把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4、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生殖健康技术服务等计划生育服务。
公共文化:1、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群众艺术馆和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向全社会免费开放;2、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为农村提供电影放映、送书送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住房保障:1、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2、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公共租赁住房;3、改造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
环境保护:1、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基本环境监测评估能力;2、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基础设施:1、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公路,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2、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第三节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科学、法治、公正、有序、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社会管理社区化。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自治功能,赋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和治理空间,推行村(居)事务准入制度,实现社区自我管理和政府管理的有效衔接;完善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职责,鼓励和支持其依法自主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逐步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推行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治安防控现代化管理、常态工作规范化管理、社会事务社会化管理、执法办案公开化管理、应急处置联合化管理。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公众意见诉求平台建设,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综治工作、信访工作紧密结合,实行矛盾隐患问题和矛盾调处挂销号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各级政府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快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和公共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提高气象、地震、干旱、山洪、消防、重大疫情、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安全生产机制,重视对危险化学品、矿山开采、工程施工等高危行业生产安全及交通安全的监管,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事故死亡率。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国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重视人防工作,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第四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公民社会建设。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切实做好侨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为重点,深入推进法治岳阳建设。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九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体制机制和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一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体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完善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多元化、多功能金融组织体系,提高经济金融化水平。鼓励金融保险机构来岳阳设立分支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金融生态安全区;积极引进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加快建立企业上市联动机制和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推行特许经营制、项目代建制、后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强化市级统筹和公共服务功能;推进财税工作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实行全口径 预算管理改革,建立财政偿债预算制度和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支出的约束性;切实抓好乡村公益性债务化解。
      ――完善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实现保值增值。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激活民间资本,推动全民创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和规模。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生产生活资料、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明晰农村宅基地、耕地、林地、水域滩涂、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资料产权,加快组建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成果方面的障碍。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事企分开、经管分离。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
      ――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全面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进一步加强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精减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政务公开水平,确保各项行政审批和收费阳光运行;在市区(含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湖风景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调整和理顺开发区和管理区管理体制,积极实施“省直管县”改革。加强监察和审计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二节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扩大开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立足国家重点投资领域、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大厂产业链延伸,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主动对接央省企业、国际500强企业和民营高新企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中介为桥梁、园区为载体、驻外机构为窗口的外商投资促进体系。注重单个项目招商与产业链招商相结合,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优秀人才、高端技术相结合,丰富招商引资的形式与内涵。“十二五”期间,力争累计利用外资15亿美元,引进内资1200亿元。
      ――拓展对外贸易。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眼国际市场需求,努力提高机电、石化、轻纺、农产品、工艺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份额,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由单一加工环节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逐步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提高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比重,加大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力度。到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
――促进区域协作。加快推进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对接和要素市场融合,拓展与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重点的沿海地区经济合作,推动与中西部地区互动协作,主动参与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第十章  加强规划保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项目带动,确保完成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第一节  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不断完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切实发挥规划在履行政府职能中的作用,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配合密切、监督有效的实施机制,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建立完备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构建以纲要为核心,专项规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切实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确保各项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全面反映全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
      ――建立规划实施推动机制。进一步增强规划实施的严肃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配合的良好氛围,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各级各部门要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协作意识,全面推动规划纲要和本级本部门规划的实施;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引导各种要素资源向重大规划项目配置,形成发展合力;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评估。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积极开展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加强统计分析和监测工作,及时提出评估监测报告和对策措施,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大的偏离,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以规划为指导,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加大前期投入,深化前期论证,加强项目策划、开发、储备和建设力度,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集中开发、储备、实施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管理,严格重大项目工作考核,落实各级各部门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00个左右,总投资近1万亿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990个左右,总投资约35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0个左右,总投资约5200亿元;民生保障项目180个左右,总投资约320亿元;生态环保项目220个左右,总投资约830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6000亿元左右。
第三节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按照“节约集约、优化配置”的原则,强化土地、资金等供给保障,确保满足“十二五”发展需求。
      ――土地。完成“十二五”投资目标任务,预计需要土地4000公顷,计划可能只有2450公顷,缺口1550公顷,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必须依法使用土地,坚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建设项目;必须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实行土地集约化、市场化运作,健全土地资源保护、储备、使用机制,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规划安排:以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扩大用地200公顷;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增加用地500公顷;加大闲置用地清收,加大“退二进三”、企业改制土地处置力度, 加快旧城改造,挖掘用地潜力,强化土地批后管理,盘活存量土地300公顷。其余550公顷要积极向省、国家争取解决。
      ――资金。支撑“十二五”发展,五年需完成投资6500亿元左右。必须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先投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积极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充分发挥间接融资的规模化和多样化效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争取信贷资金支持;必须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用好用足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必须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幅提高内联引资水平,发挥外资示范作用,扩大外商投资规模。规划安排: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有所下降,力争450亿元,占7%;银行信贷保持一定的规模,总量850亿元,占13%;直接融资和内联引资进一步扩大,达到1400亿元,占21.5%;利用外资100亿元,占1.5%;努力提高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全面活跃民间投资,争取总量达到3700亿元,占57%。